本篇文章2269字,讀完約6分鐘
2月13日死于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vx一事,引起了社會大眾對可用作化學武器的有毒化學物質濫用和管制問題的普遍擔憂。 并且,4月4日敘利亞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發生后,美國于4月6日襲擊了敘利亞政府的軍事目標,化學武器危機再次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年4月29日是《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20周年,也是中國履約20周年。 在網民關心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和中國履約相關問題上,工業和新聞部副部長劉利華接受了記者采訪。
問:請簡要介紹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和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以及與我國的關系。
答:《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于1997年4月29日正式生效。 公約的核心目標是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化學武器。 我國作為無化學武器國家于1997年4月加入公約,是公約的原始締約國,今年是履約20周年。 20多年來,我國嚴格履行公約各項義務,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和贊揚。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是1997年5月成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其首要功能是實現公約的宗旨和目標,確保公約各項規定得到比較有效的執行,為締約國提供協商合作的論壇。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是締約國大會,執行理事會是其執行機構,由41個國家組成。 1997年至今,中國是執行理事會成員,在國際履約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問:我知道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國際公約的執行不順利,《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實施情況如何?
答: 20年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締約國從生效時的87個增加到現在的192個,目前只有以色列、朝鮮、埃及、南蘇丹4個非締約國。 作為全球庫存化學武器銷毀94.3%,剩下的到2023年底全部銷毀的監督手段,禁化武組織在86個國家的領土進行了6327次各種現場視察。
問:我國作為無化學武器國家加入公約,履行公約義務首要體現在哪里?
答:根據《公約》的規定,締約國應承擔的義務除最核心的化學武器及其生產設施外,其他第一有六項:一是國家立法確?!督够瘜W武器公約》的比較有效的執行,二是設立國家主管部門,三是國家宣布,四是
我國沒有化學武器,但許多監控化學品公司達到了公約規定的接受發表和視察的閾值,數量在締約國中居第一位。 按照《公約》的規定進行國家發布和禁化武組織對我的發布公司現場視察,是我國履約的最重要義務。
問:《公約》是我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承諾,為哪些企業成為了履約主體?
答:履行條約是政府的行為,有些只能由政府進行。 例如立法、組織協調和監管工作等。 但是,公約的具體監督對象是化工公司及其相關活動,公約要求發布公司常規新聞和生產經營活動新聞,現場視察也是比較公司,相關化學品的進出口轉讓限制也是公司的經營行為。 因為負責現場視察等的履約情況的發表和接受的直接主體僅限于公司。
問:發表和視察聽起來好像不知道。 能給我簡單介紹一下嗎?
答:發表和視察是條約核查機制的基本副本。 國家發布是指締約國必須按照《公約》的規定,向禁化武組織提交相關公司的廠址、工廠數量、設施設備、產品產量等新聞。 視察是要排除禁化武組織根據締約國發布的上述消息向公司進行現場驗證,生產化學武器的可能性。
截至2009年12月,我國已按時向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提交各類公告40次,接受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對工業設施的視察360次。 視察結果表明,中國嚴格履行了條約義務。
問:履行《公約》的發表和視察義務會增加公司的負擔,引起公司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的泄露嗎?
答:宣布和接受視察義務,確實會給公司和各級政府帶來一定的負擔。 這一點對所有締約國的所有相關公司都一樣。 這也是維護世界和平、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幸福和平而必須付出的代價。 另一方面,履約要求沒有超過現代公司日常管理中的基本要求。 這是因為如果是管理規范的公司,就能比較順利地完成發表和視察。
關于保護公司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的問題,無論是條約還是我國的相關履約保證,對保護公司秘密都有確定規定。 在我國,公司被禁化武組織隨機現場視察后,相關部門立即派出專家進行指導,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指導和支持公司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的保護。
問:許多人擔心可用作化學武器的有毒化學物質落入恐怖分子和不法分子手中,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 我想知道我國是如何管理這些有毒化學物質的。
答:我國將《公約》附表所列可用作化學武器的化學品和化學武器前體稱為監測化學品。 根據《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中國從監控化學品的設施建設、生產到經營、采用和進出口,實行全程嚴格的管理和行政許可管理。
問:實行嚴格的行政許可管理是否會影響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
答:應該說,監控化學品相關的行政許可條件首要是根據公約的規定設置的,不是高標準,而是普通公司有可能做到的。 實施嚴格的行政許可不僅不影響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而且依法保護公司的利益。
問:最后,請結合當前形勢談談禁化武交易的快速發展趨勢。
答: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我們正在接近《公約》的目標和禁化武組織的愿景——無化學武器的世界,但要將“化學成果完全用于造福人類”的理念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隨著庫存化學武器在2023年全部銷毀,禁化武組織將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源用于工業設施的監控。 我國作為化工生產和貿易大國,工業履約負擔將更加沉重。 我們要積極應對履約新變化的新挑戰,鍛煉內功,提高履約能力,深入參與國際履約,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務實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快速發展的優勢,維護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劉瑾)
(責任:符仲明)
標題:“紀念中國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20周年―――讓化學成就完全用于造福人類”
地址:http://www.myradiomag.com//myjj/3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