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8字,讀完約4分鐘

除了盈利模式的困擾之外,作為互聯網科技企業,眾安在線最近被百萬醫療保險“尊享e生”推向了輿論和監管的風口。

近日,銀保監會連續下發6封監管函,稱年10月原保監會專項檢查保險企業資金運用情況,導致公共安全在線、民生通惠資管等6家保險機構被發現多種違規行為。

上市前的重大關聯交易新聞尚未公開

根據監管函,該企業被發現存在超限額投資官員發行的金融產品、超限額投資單一資產、不按規定進行監管報告、對外新聞披露等問題。

據監管層介紹,截至年9月30日,所有安財保險投資相關人員發放的保險理財產品余額超過監管規定比例。 公共財產保險對投資股票的損失達到保險資產管理重大事項報告標準,未按規定向監管部門報告。

《國際金融報》記者觀察到,眾安在線于2009年9月28日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但此次監管書信中特別指定的違規事件均發生在眾安在線上市之前。 哪些投資資產、投資者的哪些金融產品配置存在違規行為,與公眾安全的在線上市有關嗎?

針對以上問題,公眾保險沒有明確具體情況。 但是,記者從公眾保險官網發布消息時得知,該企業于年1月15日和年4月12日分別發布了兩個重大關聯交易補充公告。 分別是【】1號和【】2號的文件。

其中1日的補充公告是《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企業與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企業簽訂〈聯合汽車保險共保協議補充協議5〉的重大關聯交易新聞披露公告》。 2日補充公告復印件為《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眾安新聞技術服務有限企業和百仕達控股有限企業共同投資組成眾安科技(國際)集團有限企業重大關聯交易的補充新聞披露公告》。 對于這兩大關聯交易是否涉及上市前的操作,公眾保險方面表示:“目前還沒有采取應對措施?!?/p>

股價和利潤繼續承壓

上市前后,眾安在線面臨著眾多輿論壓力。 上市前,業內對估值高達1000億元的股東穩定性和過分依賴股東的背景也不容置疑,最強烈的疑問莫過于高額的渠道服務費影響了盈利模式。 但是,順利上市后,所有的安全保險風波也未平息。

首先,股價跌破行情備受矚目。 截至7月初,眾安在線股價一直徘徊在每股46港元附近,而眾安在線首發價格為59.7港元/股,股價最高點曾觸及97.8港元/股。 今年以來,一季度眾安在線股價從最高點開始已經腰斬,仍在3月29日跌破發行價,二季度成交價低于發行價。 如果利潤持續下降,業內人士推測,所有的安在線都將成為退市風險。

盈利模式受到懷疑,一直是公眾保險無法言喻的傷痛。 年報數據顯示,眾安在線上市第一年凈虧損9億9600萬元,同比減少10695.74%。 年一季度該企業仍在持續虧損,預計凈虧損4億8300萬元,今年虧損還有近10億元。

但年9月成立的所有安網上市前三年利潤一直為正數,年、年、年凈利潤分別為0.37億元、0.44億元、0.09億元。 但是,相對于上市前后的凈利潤數據,上市前粉飾財務報表的跡象過于明顯。

除了盈利模式的困擾之外,作為互聯網科技企業,眾安在線最近被百萬醫療保險“尊享e生”推向了輿論和監管的風口。 據媒體報道,該產品便宜的背后有“漏洞”,投訴糾紛眾多。

一家證券公司的分解師認為所有安在線大幅虧損和綜合價格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四個。 其一,長期業務的快速增長帶來了未到期準備金的增加。 其二,ipo融資金受港元兌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匯兌損失為人民幣1.387億元。 其三,業務處于初期快速發展階段,基礎設施、研發投入大,管理費增加。 其四,支付給合作伙伴的渠道費用將從每年的13億元增加到每年的21億元。 企業健康保險、金融保險渠道費用率分別為24%、12%,隨著兩者的快速擴張,整體費用率有望下降。

星展銀行此前曾預測,眾安在線今年和明年凈利潤虧損可能較窄,但該行表示,年至2019年眾安在線凈虧損可能分別為7.23億元和凈利潤1.6億元。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利潤損失是否下降,取決于渠道費用是否下降。 如果這個根本問題得不到處理,只有保險費的規模增加,利潤不增加,所有的安全保險依然沒有前途。

(責任:關婧)

標題:“上市前后眾安保險 一直是“風口上的豬””

地址:http://www.myradiomag.com//myjj/34102.html